1.2018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亲切接见安乐哲,并希望他更多向国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 2021年9月30日,2020和202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安乐哲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受邀出席李克强总理会见活动和国庆招待会。
3. 2018年8月13日,安乐哲参加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学以成人”开幕式;8月15日,安乐哲参加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大会主题发言,发表题为“A Human Being or Human Becomings? Fanmily as Community in Confucian Role Ethics”主题演讲。
4.2019年5月15日,安乐哲教授主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并同来自中国,伊朗,印度,哈萨克斯坦四国著名发言专家展开对话。
5.2019年11月16日,安乐哲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安乐哲教授在开幕大会作了题为“成人之道:儒家角色伦理学论‘人’”的主旨发言;11月18日,安乐哲在“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与交流互鉴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学术讲座”中,作题为“知己知彼:阐释域境的中西镜鉴”的演讲。
6.2018年11月25日,安乐哲教授参加由山东省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他表示,儒家思想大道至简,是向一切最普通事务注入精神,是在人经验的层面,使其升华至事务的最不平凡意义。儒家“人”观念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显得十分切合。
7.2021年9月27日,安乐哲教授参加“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1947年,安乐哲先生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
1965-1966年,就读加州雷德兰兹大学。
1966-1967年,就读香港新亚书院及崇基学院,结识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后师从劳思光教授。
1970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亚洲研究和哲学荣誉双学士学位。
1970-1972年,获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师从方东美先生。
1973年获亚洲研究一级硕士学位,出版《中国哲学问题》(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3-1975年,就读大阪外国语大学与东京教育大学。
1977年与杨有维合作翻译并出版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英译本(旧金山中国资料中心)。
1975-1978年,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刘殿爵先生(D.C. Lau)。完成博士论文:《〈淮南子〉的政治哲学》。结识葛瑞汉(Angus Graham)。
1978年,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助教。
1980年,与郝大维(David L. Hall)合作为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创立“中国哲学与文化”系列丛书(150种)。
1983-1984年,为国立台湾大学访问学者;出版:《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83)。
1986-1987年,剑桥大学卡莱尔大厅学堂研究员。
1987年,《东西方哲学》主编。与郝大维合著出版《通过孔子而思》(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1990年,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研究发展项目主任。获夏威夷大学校董会颁发卓越教学奖章。
1991-2000年、2004-05年,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1992年,创办《国际中国书评》首任主编。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余东旋杰出客座教授;出版:英译《孙子兵法》(兰登书屋1993)。
1995年,与郝大维合著并出版《期望中国》(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5)。出版中译本《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腾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与刘殿爵合译出版《孙膑兵法》(纽约巴兰坦图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李志林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年,与郝大维合著出版《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and Western Culture)(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1999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欧肯纳根校区荣誉文学博士。与郝大维合著出版《先贤的民主》(Democracy of the Dead: Confucius, Dewey,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与刘殿爵合译出版《淮南子•原道》(Huainanzi’s Tracing Dao to its Source)(纽约巴兰坦图书出版社1998年)。与罗思文合著出版《〈论语〉的哲学诠释》(The Confucian Analect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纽约巴兰坦图书出版社1998)。出版中译本《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忠连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举办第八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新千年之际的技术与文化价值”。
2001-200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 -- 富布莱特教授。北京大学任汤用彤学术讲座教授和蔡元培学术讲座教授;与郝大维合译出版《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Focusing the Familiar: A Translation and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ngyong)(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1)。
2002年,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再版《孙膑兵法》。另有葡文译本。
2003年,与郝大维合著出版《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Daodejing: 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纽约巴兰坦图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论语〉的哲学诠释》(余瑾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受聘为尼山圣源书院顾问。出版中译本《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2005年,出版中译本《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施忠连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中文再译本《通过孔子而思》(何金俐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与罗思文合著出版《〈孝经〉的哲学诠释及英译》(The Classic of Family Reverence: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of the Xiaojing)(夏威夷大学出版社)。
2010年,获夏威夷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卓越学术奖。出版中译本《生民之本:〈孝经〉的哲学诠释及英译》(何金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出版中译本《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彭国翔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年,获夏威夷大学校董会颁发卓越学术研究奖;当选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会长。
2013年,获中国文化部与山东省政府颁发“孔子文化奖”。出版英译中版本《孙子兵法》(李零译 中华书局)。
201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会林文化奖”;受邀为博古睿研究院学者;获得中国山东省“儒学大家”称号;被聘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2017年,获国际儒学联合会“儒学经典翻译特殊贡献奖”。 出版中译本《儒学角色伦理学》(安乐哲著,孟巍隆译,田辰山等校译;山东人民出版社);《李泽厚与儒学哲学》(安乐哲、贾晋华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获“文明之光·2018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并荣获“北京大学燕园友谊奖”。 出版《李泽厚与儒学哲学》(安乐哲、贾晋华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安乐哲比较哲学评论与研究》(Roger T. Ames: Review and Research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安乐哲、温海明著;孔学堂书局)。
2019年,获“杜威学术学会2019终身成就奖”。
2020年,出版《儒家角色伦理——21世纪道德视野》(安乐哲著,吕伟译,王秋校;浙江大学出版社);《文明互鉴境域中的夏威夷儒学——安乐哲教授访谈录》(安乐哲、李文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Confucianism and a Changing World Cultural Order)(安乐哲、温海明、赵薇著;济南出版社);《孔子与杜威:跨时空的镜鉴》 (Reading Confucius, Reading Dewey)(安乐哲著,姜妮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出版A CONCEPTUAL LEXICON FOR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经典儒学核心概念》词典(安乐哲著,商务印书馆),《“生生”的中国哲学——安乐哲学术思想选集》(安乐哲著,人民出版社)。
田辰山,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教授。多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从事美中交流和研究工作、主持美中文化教育交流。曾为夏威夷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师从美国比较哲学家安乐哲和新儒家成中英,获政治学硕士、哲学硕士、政治学博士。在美国、中国一流学术刊物发表诸多论文;出版英文哲学专著《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数次负责主持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工作;曾到美国和中国多所大学教授政治学和哲学思想比较课程。
1987年去美国以后,田辰山一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从事美中交流和研究工作,出版了英文哲学专著《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此书中文版已于去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对于中国发展道路与政治思想的解读,西方学术与政界争论不一,而其中不乏误读。其后果是由于不了解中国产生误解,甚至导致“中国威胁论”。对于中国学界而言,怎样理解中国正在经历的改革开放思路与模式,进而介绍给西方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辩证法》在美国问世后,得到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学术之争画上句号”的赞誉,被许多评论者认为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