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西方文化比较哲学研究”开题会顺利召开
分享:
2018-10-31 发布
4438 人浏览

2018年10月23日,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18年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西方文化比较哲学研究开题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陶家俊、《求是》杂志社国际部主任杨发喜、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殿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田辰山、国际儒联企业与管理委员会顾问卞俊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章晓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温海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柳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赵延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教授聂薇、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科研规划与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潘亮、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副主任张凯、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讲师张羽参加了开题会。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王海腾同志对开题会进行了现场指导。

 

课题负责人李永辉代表课题组从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课题设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等方面对课题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参会嘉宾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同,并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陶家俊处长表示,选题必须立足大的视野,即从世界体系的视野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仅仅只从西方的角度、中国的角度或者一个短时期的角度来看。同时,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凸显三个化的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思想精髓中国化的问题。第二,中国整个思想历史、文化历史当代化的问题。第三,中国优秀、先进思想文化世界化的问题。

王海腾同志作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代表从课题管理角度提出:一、时间紧,从2018.9.1-2020.9完成,研究周期是两年。二是任务繁重,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要求发表五篇文章,其中三篇是要发在核心期刊上(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经济日报等),最终的成果是十五万字以上的专著。三是习中心的课题和其他学术课题还是有区别的,在政治上要紧紧围绕习近平的外交思想来阐述,要围绕这个思想进行阐释,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外交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项研究和学术论文有区别,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多把握最新的、最热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杨发喜主任指出,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战略思想,对人类命运很重要,理论基础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命运与共很重要。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必须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要真正研究中国文化,需要先搞清楚各自的文化。本课题需查看各种资料,把各种智慧、中西文化研究好,要有创新,同时还要坦诚相待。

温海明教授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运是不同的,运和每个人把握命运的状态有关系。1.世界观:共同命运看如何理解。2.方法论:历史是循环往复的,中国的方法论是循环往复的,我们的命运观是动态的、分享的状态,西方更多的是一种命运的切片,是静态的,是把握当下的命运,想先切一块大蛋糕。3.价值观:中国儒家主张人我相通,人与我同,从古到今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4.语言:语言涉及到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西方把世界和人类命运看成客观对象,中国把这种对象看做是水乳不分的状态。

王殿卿教授指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中国人自己首先要说清楚,然后再让外国人听清楚,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个课题是用东西方比较哲学的方法,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去说明,很难,但也很重要。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把西方的普世价值和天下观、和合一体进行比较。

杨柳新教授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西文化的哲学性比较可能需要解决一个阐释性的问题,解决建构性的问题。我们探讨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让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共同生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人类共同去玩新的游戏,其中的密码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教给我们的,在天地人三才一贯的道中去确立仁义,我们要发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来建构当今天下所需要的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实践性的层面。话题本身是外王的,但对内圣提出了要求,意味着当今天下的人类在一般意义上、在普遍意义上并没有成熟,人性中的美善并非尽善尽美地发挥,这实际上对每个人、每个文化群体、国家、人类总体提出了道德修养上很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不向内对自己提出要求,只是就人类现状建构命运共同体,那是建不成的。

章晓英教授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是如何面对文化差异。因为有文化差异,所以人类要交流、理解、合作。这六个字,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最重要的。既然差异消除不了,我们要面对文化差异,不是通过共同的价值来达到跨文化的理解,而是通过具体项目的合作,协商共同的目标,比如说一带一路,最后达成跨文化的理解。通过具体的项目解决问题,先把差异放在一边。这个项目要落到具体的措施上,结合全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把一个多个统一起来,如何让差异使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而不是使差异带来文明的冲突。

赵延风教授指出,本课题要有问题的引领意识,外交领域学习习近平思想,北外有语言优势,可以收集一些外交方面的问题。课题可以铺展开,不要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研究成果要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要落到实处,课题研究要有辐射性。

聂薇教授表示,世界出现了各种矛盾,中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构建话语体系,学者有更多的理论建构是好的。到底如何操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和策略,需要细化、落地,需要更多的学者专家投入进去,做理论的结构。这个课题如果能从中国对世界的意义来研究会更好一些,比较视野固然很好,强调中国如何融入世界,对世界的贡献可能会更好。中国应该主动点亮自己,主动介绍自己,这很重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


安乐哲教授作为课题组成员表示,把中国带到外国,让外国了解中国,要把理念具体化。北外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中国的年轻的外交官。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并能表达出来,用第二语言表达出来,是应该做的事。八十年代美国哲学家提出了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说法。人类面对的一些问题,并非一国之力能解决,国与国之间必须加强合作,这就是无限游戏。我们的目标是繁荣的生活,能活得下去,无限游戏是一个共赢的游戏。无限游戏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和“己欲立而立人”有密切关系。我们需要彼此依靠。人是生活在关系之中的,家庭是最基本的。现在的世界已从有限游戏的模式转向无限游戏的模式。中国有天下的观念。人类共同体的观念把我们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讨论我们更加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个课题做好。

田辰山教授同样作为课题组成员表示,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很好,我们准备好了相关资料来支持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是我们文化的五千年的积淀。中国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玩斗争和有限游戏。扭曲我们、批评我们的观点背后有一整套的思想文化传统在起作用,我们要把背后的逻辑说清楚。一带一路是很好的模式,是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很好的方式。我们团队要有使命感。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多不分角度来理解,就是我们今天赞同的。从一多二元来看,会有各种批评。我们文化内部也有一多二元,西方也有一多不分,我们是整个人类的思维模式。我们应尽快走上这条道路,只争朝夕,尽快做好,我是有信心的,觉得我们能做成功。世界哲学大会的题目是学以成人,这关系到对人怎么看,你是把人看成假设的独立个体的还是经验的彼此分不开的,这完全不同,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不一,才出现了两条道路、两种制度,出现两种利益的追求,使得我们的世界出现了众多困难,甚至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大家应该携起手来,共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 

最后,课题组负责人李永辉表示,各位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使我们的目标、方向感明确了,思路愈发清晰,开拓了我们的思路。这些思路还可以进一步打开,可以在更宏观的历史背景下讨论这个问题,这对课题的充实和完善很有意义。我们会吸收消化并落实这些想法。作为重大项目,我们课题组有国内国外以及校内校外专家,有很好的跨学科团队。我们一定在规定时间内,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任务。

安乐哲 (Roger T.Ames)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尼山世界儒学
+ 详细了解

互动交流

  • 下载专区

  • 企业邮箱

  • 官方微博

  • 一多不分微信

    公众号

  • 一多不分讲堂

    直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