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率先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可能
分享:

一、生存危机倒逼人类必须放弃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二、人类生存、生活可分为“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两组群体;
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属于“一多二元”的意愿、价值和行为;
四、金律或儒家忠恕是“一多不分”哲学意志、意愿价值和行为;
五、亚洲基本是“一多不分”组人群。

本文结论:亚洲率先走一条人类共同体道路,是可能的,是存在传统文化思想基础的。

一、生存危机倒逼人类必须放弃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1)今天面临人类的,不是问题,而是危机:
2)危机造成:人类自己的错误、危机是全面性(perfect storm)
3)危机倒逼人与人、国与国、人类的大联合:
4)要联合,就必须摒弃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二、人类归根结底只有两种文化

1)一种“一多二元”文化意识;认为人与人没有联系,人是为自己的——典型: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2)另一种“一多不分”文化意识;认为人与人相系不分,所以是同命运的;中国、亚洲、许多非西方文化;
3)哪怕是“同一文明、同一文化”,也有更偏于“一多二元”或“一多二元”文化意识的两种人群
4)基本特点是:无限联系或者有限联系;无限游戏或者有限游戏;零和游戏或者双赢
5)以无限联系、无限游戏、双赢为生活;以有限联系、有限游戏、零和游戏为生活

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属于“一多二元”的意愿、价值和行为

      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一多二元,其隐性形而上学语义有一个超绝的“一”,它创造、主宰单子个体人的“多”;“一”(一神上帝)是“多”的合法存在神圣性来源,这样的“一、多”之间及单子个体的“多”之间,是彼此独立、二元对立、矛盾冲突及最终“A决定B”单线单向支配关系。在这个“单子独立个人”的虚构之中,人们所习惯诉诸的,是一种事实上本无这么一回事的“个人主义”。

      古希腊形而上学地建构“个人主义”,是源自对“道德人”加以定义;基于“个人主义”,“道德人”“正义”地行为。教义性的“个人主义”之根,深深植在印欧思想叙事之中;途径就是让人们把自己视为与他人无关系的孤立个人,在此之上进行心理、政治和与道德描述、进行分析与评判。启蒙的概想是对人做理念定义,将人视为自由、独立、“理性”、正当的“自私”个体。“单子个人”这样的概想定义而为提倡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制度者提供“道德”与政治合法性。当今这个经济制度,道理是很清楚的,这个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在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名义下,不仅远不是救治世界的弊病的,而是使世界疾病加重和恶化的。
四、金律或儒家思想的“忠恕”是“一多不分”哲学意志、意愿价值和行为

    人类到了必须考虑可取代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其他文化资源,必须要考虑用“以关系为本”、“以人为本”的哲学意志、意愿、价值和行为,取代“以单子个体利益”为本的谬误。人的生存生活的真实性不是单子个体形式;而是“世界大家庭”或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与人的相系不分。“以人为本”,根本不应该是“单子个人至上”,而是以“共同命运”为本,为上。

1、“金律”与“忠恕”都是以“关系为本”、以共同命运为本

      一则现代寓言即是“金律”也是“忠恕”精神的精彩表达。地狱的人用三英尺长的筷子,夹到食物,送不到自己嘴中;天堂的人们用三英尺长的筷子,互相夹上食物,你给我吃,我给你吃。这是一个精美的“忠恕”、“金律”写照。

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一多不分,就是“关系为本”;更是不在话下。

2、“金律”的“互应伦理”含义有了让人类处于共同位置的感觉

      金律“互应理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让人类有了处于共同位置的感觉;根斯特认为,“金律”最好的解释意义是“只按照你在同种情况下同意被对待的方法去对待别人”

      “金律”的真正具有普遍性,是在于它的非绝对化和非二元化;而实现非绝对化和非二元化,它必然是“设身处地”的,人与人的相通,因为人与人的相互性在于人的能够“设身处地”能力(也即互应性—reciprocy的能力)。“设身处地”是“设想自身处于其境”。

      对“金律”最适当的解读,是它包含的互系性。它被认为的不能作为道德法则概念看待,它的不具有判断是与非的绝对真理性,它的不具备回答一切问题的普世性,而只是起到关于互系性的一种处方作用:我们对待别人的行为,如果设身处地的话,不能违反自己的意愿。这是考验我们的道德感。 

3、儒家“忠恕”是彻底的真实生活的、经验的

      《论语》中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忠恕”思想,是彻底的生活现实、经验的,是无需证明的平白事实的,是任何人如不实行,就谈不上“活着”的。

五、亚洲是“一多不分”组人群为主的文明

      亚洲文明的特点,可以说在于它有共享的、可高度概括为“一多不分”的文化取向。祖祖辈辈在亚洲休养生息的各国人民所有的思想文化基础,反映着他们历来的活法——想法、说法和做法,于主流取向上体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都不是单子个体的,而是相系不分的,是共同命运的。在“金律”文化意义上,众多宗教经文都包含“金律”内容,如佛教《法句经》、印度教《摩诃般若多》、伊斯兰、苏非派、婆罗们教、耆那教(印度非婆罗门教的一派)、锡克教、巴哈伊信仰的巴哈欧拉和阿卜度巴哈的神学著作、犹太教等,都很值得说明一下。

    佛教《法句经》提出,“设身处地,不要杀生,不要成为杀生的起因”

      印度教《摩诃般若多》载明:“一个人决不要对别人做对他自己来说是伤害的事情。简洁地说,这是达摩法则。其他行为来源于自私的欲望。”

      苏菲派提出:“如果你没有给别人心灵带来愉快的意愿,那么至少你会伤害别人的心”;

      耆那教(印度非婆罗门教的一派)也提出:“这是大法:不要对待别人那么做,如果对你那么做可以造成你的苦痛。”

      锡克教提出“我能鄙视谁,都是同一个主造就了我们” 

      伊斯兰教义提出,“不伤害任何人,则不会有任何人伤害你”

      犹太教经文反映的“金律”思想在《妥拉》经中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你不要向自己的亲族复仇或发泄怨恨”;“爱你的邻居像爱你自己:我是主” 

      上述亚洲多宗教教义体现的“金律”思想,可能表现了具有明显“一多二元”取向的文化,但也同时由于强调“互应伦理”意义而具有去超绝性、去二元性,朝向“一多不分”转化的可能。这与强烈的“一多二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形成鲜明的不同特点。

    此外,亚洲文明体现更明显“一多不分”组人群的特点,即它的更强势的非一多二元文化;或者说,表现以“一多二元”为主流的文化不在亚洲。例如日本神道提出的是“你面前人的心是一面镜,通过它你看到自己形状” ;让人想起中国“将心比心”的成语。

      亚洲文明的特点,亚洲人民社会文化的主流取向,就是世界是大家庭;人与人、各国人民之间的往来,是离不开相互支持和基于“金律”或“忠恕”的,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映恰是任何两个人或两人群的既不相同、又相系不分(如阴阳)的关系,这种状态本身是人的经验,是由由己而出,而非假设虚构的什么外在“规律”。

结论:亚洲可率先考虑,走一条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

      是这个理由,祖祖辈辈在亚洲休养生息的人民,各种族群,有“一多不分”的经验总结,有强势的“一多不分”文化取向,有共享的主流思想文化基础;参照东西文明不同的特点,亚洲率先奠定亚洲命运共同体思想基础,思考走一条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是有可能的。


安乐哲 (Roger T.Ames)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尼山世界儒学
+ 详细了解

互动交流

  • 下载专区

  • 企业邮箱

  • 官方微博

  • 一多不分微信

    公众号

  • 一多不分讲堂

    直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