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举办“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的底层逻辑”学术研讨会
分享:
2019-05-13 发布
2204 人浏览


2019年3月20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的底层逻辑”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举行。研讨会由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和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田辰山、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戴熙宁作主题报告,北京大学特聘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杨金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高长武、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路小可等学者进行评议讨论。

田辰山认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对接和融通的底层逻辑,必须从文化语义环境比照开始。中西方思想文化具有结构性差异,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思想中最成功地与中国对话、对接和融通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虽然语言带有西方痕迹,但其宇宙观、认知观、思维观、人生观明显与中国文化语义内在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思想传统现代转化的过程,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历史性成功的转化。

戴熙宁通过唯物辩证法和《易经》、太极思想的对比,提出儒学的底层逻辑是从强调整体关联的“一多不分”,扩展到揭示整体关联内在结构的“一体五元”。“生生之谓易”“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等儒学思想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物质决定意识、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等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观点都能融通。

安乐哲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儒学这两个传统能够对话,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特点有关。中国文化一直生生不息地发展,在每个时代都要传承以前的文化,扩大并产生新的文化。它的包容、开放、变通特质,决定了能够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富有意义的会通,实现创造性转化。

杨金海提出,马克思主义在很多方面接近中国哲学,如辩证法、知行合一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人接受,根本原因还是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和儒学融合以后,两方均会受益。

张践认为,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在今天也应该是一个体系性的存在。儒家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多元开放的理念,是儒学和其他各种文化能够会通的深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跟儒学的这种特性有深刻的关系。

周桂钿表示,中国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是有影响的,如黑格尔认为老子的思想有很高的智慧,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马克思有较大影响。大英博物馆里也有恩格斯借阅过《老子》英文版的记录。

高长武表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世界理想的吸收。

路小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谈到,要跟学生讲清楚中国的国情,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作者:顾超

安乐哲 (Roger T.Ames)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尼山世界儒学
+ 详细了解

互动交流

  • 下载专区

  • 企业邮箱

  • 官方微博

  • 一多不分微信

    公众号

  • 一多不分讲堂

    直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