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目 录
自序
生生的中国哲学
生生的中国哲学
为时未晚:论中国哲学之西译
人类价值观的第二次启蒙
整体性思维:和合与自发、治与乱观念的建构
庄子之“知”:“知—乐”于濠上
“境生”儒家之“和”——中国早期宇宙论中的“协重”(collaterality)思想
7.战争、死亡与中国古代宇宙论——从中国文化出发的深入思考
儒家角色伦理学
儒家角色伦理学:克服文化比较中的不对称性
《论语》的“孝”:儒家角色伦理与代际传递之动力
从考普曼的角色伦理到儒家道德伦理
儒家的角色伦理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心场视域的主体——论儒家角色伦理的博大性
儒家“成人”论
儒家伦理学视域下的“人”论 :由此开始向善
儒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一种对话
“作为人”抑或“成人”——再读《五行篇》
阐释场域下儒家之“人”的意蕴
儒家文化比较哲学研究
“形而上学地”读《中庸》
中国经典文本的哲学诠释语境
“礼”与古典儒家的准宗教性
重构葛瑞汉对孟子“性”论的解读:孟子人性论背景下终曲(1967)
孟子与过程人性观
智慧怎么变了:过程性的儒家哲学与成人
携重而行:儒家文化的代际传承
后记
内容简介